长沙种出巨型稻致敬袁老,两米多高的巨型稻你见过吗?
据了解,这些巨型稻最高能达到了2.2米,再有一个月左右就成熟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园区的巨型稻有多个品种,属于实验水稻,至于能不能推广开来,还有待继续验证。
长沙的隆平稻作公园里栽种了近十亩巨型稻,5月份播的种,9月份现在已齐穗了,巨型稻有2米2高,将进入成熟期了。袁老生前有一个梦想“禾下乘凉”,农业工作人员以此方式向袁老致敬,感谢他为全世界做的贡献。
这个真的没见过,最多见的都是一些一米多一点的,这么大的水稻真的是第一次见到
我没有见过这种水稻,因为周边的人中的水稻都没有那么高,这可能就是新研发出来的一种水稻。
“国士无双”的袁老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禾下乘凉”的梦想并没有被他带走,后人在他研究的成果上,砥砺前行,终于在长沙种出巨型稻致敬袁老,两米多高的巨型稻,我还没有见过,只是在书上读到这类水稻的资料。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进行的巨型稻的开发,是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分子标记定向选育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 从而获得的一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新种质。作为水稻新种质材料,巨型稻个子高、生物量大,克服了水稻高产不优质的问题,发展潜力值得期待。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试种数据显示,这一水稻新种质株高最高2.2米,茎秆粗壮(18.5毫米),叶挺色深,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平均有效分蘖40个,单穗最高实粒数达500粒。
提高水稻的生物量,最直接的感官变化就是植株将变得非常巨大。从能量守恒的客观规律上来说,也就意味着生长期比现在的矮秆水稻长。再考虑受光面积,栽植密度也将随之下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降低了病害发生的概率。此外,巨型稻的根系能深入30厘米的土层,是普通杂交水稻根系深度的3倍。这使得如指头粗细的稻茎即使最高能长到2.2米,外观却格外坚挺,即使在狂风中也不会轻易倒伏。
在获得高生物量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巨型稻的收获比和目前已全面推开的矮秆水稻相比还是偏低,生长周期长,对肥力需求大。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在试种验收环节取得了亩产破千公斤的骄人成绩,这是对打破国际上矮秆水稻是理想株型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成果。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life/20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