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17种表现

编辑:Simone 2025-05-01 09:04:13 560 阅读

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17种表现

  (1)门铃声响起,孩子非要自己去开门,如果其他家人先行一步打开了门,那么孩子非要客人出去、关上门,然后重新再按一次铃、重新开一次门。

  (2)睡觉,爸爸睡左边,妈妈睡右边,忽然哪天爸爸妈妈换了个位置,孩子非要对调回来。

  (3)妈妈回到家,换上家里穿的睡衣和拖鞋,如果哪天忘记了,或者没来得及换,孩子非拉着妈妈完成这一个步骤,才能做其他事情。

  (4)剥桔子时,孩子要自己剥开桔子皮,如果大人帮忙把皮儿剥开,孩子就会愤怒地扔掉这个桔子,要求重拿一个桔子,自己再剥一次。

  (5)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孩子必须走在前面,如果大人先上了,必须退回去,重来一遍。

  (6)看动画片的光碟,一集的内容必须从头到尾连贯看完,如果中间被打断了,那么要求重来,再从头开始看。

  (7)外出时,孩子必须要自己按电梯,如果别人提前按了,孩子就不干,非得重来一遍。

  (8)妈妈穿了爸爸的外套,孩子要求妈妈脱下来,因为这件外套不是妈妈的,应该穿在爸爸身上,谁的衣服就该谁穿。

  (9)鞋柜里鞋子的摆放,必须严格遵守秩序,比如宝宝的在第一层、妈妈的在第二层、爸爸的在第三层,假如不小心放错了,秩序被打乱,那么,孩子会重新按照秩序放整齐。

  (10)从哪儿拿的东西,必须放回哪里去。孩子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什么东西放错了位置,并且尽快物归原位。

  (11)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所属人,即“**是谁的”,其他人不能乱动,彼此也不能随意交换,孩子自己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动。

  (12)餐桌上,家人的座位顺序必须固定不变,谁坐在哪里就应该坐在哪里。

  (13)吃饭时,孩子要自己夹菜吃,如果大人帮忙夹到碗里,孩子非要倒回去,自己再重新夹一遍。

  (14)折纸时,两条边必须对齐,如果做不到,就把这张纸扔了,再来一张,反复。

  (15)垃圾必须扔进垃圾桶里,如果一路没有看见垃圾桶,孩子就会把垃圾紧紧地拽在手里。

  (16)过马路,遇见红灯不能走,如果大人往前走了,孩子非要拉着你退回来,一直等到绿灯才能走。

  (17)睡觉前,先要送玩具小卡车去4S店休息,然后铺好枕头和被子,最后脱下外衣外裤和袜子,一个环节也不能漏,而且先后的顺序也不能打乱,否则就得重新再来一次。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rticle/1960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