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菜的由来
编辑:Simone
2025-04-27 23:06:46
531 阅读
官府菜是贵族饮食,指封建社会官宦之家所制的肴馔,在规格上一般不得超过宫廷菜,但又与民间菜有极大的区别。贵族官宦之家生活奢侈,资金雄厚,原料丰富,又集名厨与品味家于一体,为官府菜发展提供了优质条件,菜肴制作多有讲究“芳饪标奇”“疱膳穷水陆之珍”的特点。
从周朝开始,宫廷菜讲究“食必稽于本草,饮必准乎法度,五味调和,烹饪得宜,珍肴宴享,饮膳有序”,“珍用八物,膳夫食医,共掌肴馔”。汉晋唐代,遵古合仪。元代宫廷,从汉旧制,清宫肴馔,满汉合璧。宫廷菜集四方贡珍奇品,御厨精烹,而品式繁多,不胜枚举。
明清之时,达官府第更是各有家厨,争相斗艳。官府菜起源于昔日深闺大宅中的名厨佳肴,官府、大宅门内,都雇有厨师,吸收全国各地许多风味菜。当年高官巨贾们 “家蓄美厨,竞比成风”,因此形成官府菜。
历代宫廷统治者是汉族为主,宫廷肴馔也多系汉族食品。元代宫廷,统治者虽是蒙古族,但其宫廷肴馔也是按汉族的烹饪技巧,结合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来制作的。清代以后是满族,但是他们不排斥汉族饮食,所以汉族菜始终是宫廷菜的主体。
宫廷菜虽有管理宫廷饮膳的膳夫、太官、尚食机构提出的食谱,但并不都产生于宫廷内,一部分还吸收了官府,民间,寺院,市肆,民族的菜肴制法。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rticle/19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