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传统小吃——嘎巴菜(锅巴菜)
相传乾隆年间,《水浒传》中菜园子张青后人张兰,在天津卫开了一家张记煎饼铺。一日,乾隆爷微服进店吃了一份煎饼卷大葱,忽然口渴难耐,便叫上汤。煎饼铺本不卖汤,店中人急中生智将煎饼撕碎加上调料用水一冲便端了上来。谁知客人一尝备觉鲜美,遂问汤名。店家误以为问自己名字,便答道:“郭八。”客人大笑说:“汤怎能叫‘锅巴’,应加一‘菜’字才妥。”几日后,一位御前侍卫来到煎饼铺大嚷:“掌柜,你大福来了!”放下皇上赏的纹银二百两。自此,“大福来锅巴菜”就出了名了。
其实嘎巴菜也不是天津人创造的。在山东、河北乡间流行把煎饼泡着吃的习惯。一些山东人来天津后,便就地取材,用绿豆磨成细面打成糊,在铁铛上摊成薄薄的煎饼,切成柳条块,挑着打好的卤子沿街叫卖。几经演变越做越精,尤其是改进的卤子吻合天津卫“口重”嗜咸的习惯,这道经济实惠“嘎巴菜”就成了天津别具风味的小吃。
早上做了这个嘎巴菜之后,小朋友也跟着我们一起吃,自己左手拿着半个烧饼,右手拿着小勺,自己吃的津津有味的,好像天津人打小就爱上这口儿了~~~
绿豆面和小米面按照1:1的比例放入、过筛,再加入水,调的稀一点~~
平底锅烧热后薄薄的涂上一层油
然后放入调好的面糊摊成煎饼
把摊好的煎饼放一边晾一个小时
待其不那么软了,有一点韧性后改刀成菱形块
吃多少保留多少,吃不完的放入保鲜盒进冰箱冷藏,转天一定吃完
花椒,大料,桂皮,香叶,小茴香,姜,肉蔻冲去浮土
锅中放入适量的油,待油热后放入(7),翻炒一下,待其香味出来即可盛出
将(8)放入茶叶包中备用
锅中保留底油,然后放入盐翻炒一下,在加入酱油、水、调料包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
趁着熬卤的时候,我们把麻将用香油调稀
腐乳用温水化开
香菜洗净改刀
15待卤汁熬的差不多了,这时放入水淀粉勾芡即可
吃的时候在碗里先放入锅巴,再来一勺卤,淋入调好的麻烦和腐乳小料,最后放入香菜,吃的时候再配一个烧饼,这就齐活了~~~
如果第一次做没有很大把握,可以向面糊中加入一个鸡蛋,这样不但口感好,而且也更容易成型
面糊一定要调的稀稀的
晾煎饼的时候不用时间太长,否则就硬了,尤其是北方冬天有暖气的屋子,太干燥了
依个人喜欢还可以炸点辣油
先放卤或者锅巴都可以~~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nswer/14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