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冰是怎么制成的
编辑:Simone
2025-01-05 16:10:41
575 阅读
空调,冰箱在现代必不可少。可你知道在古代,古人们用什么代替呢?没错——冰!可能你会疑惑,冰怎能维持到炎炎夏日还没有融化呢?一起看看吧~
西周的“冰箱”——冰窖:
冰窖分两种,其一:冬天从河里凿下冰块,运到皇宫的冰窖里存放,以备夏天使用;其二,冬天在河里凿下大小相似的冰块,但不取出,待寒冬腊月之时,冰冻三尺,冰块越来越厚,这时再取出冰块更厚,再放到冰窖里存放
战国时的“冰箱”——冰鉴:
战国时期,冰鉴被智慧的人们发明了出来,它像一个木盒子,上有孔。《周礼》中就有“祭祀共冰鉴”的记载。所谓的“鉴”是一个方形盒子,盒内装上珍贵的冰块,将食物或酒杯放于冰块中间,借助冰块的寒气对食物防腐保鲜。
唐宋时的“制冰”技术:
唐以前的冰,都是从冬天开始存放的。但是,由于冶矿业的发展,人们意外发现:将硝石投入水中,水的温度会降低,直至结冰(这是因为硝石溶入水洗热降温,当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就结冰了。运用这个原理,古人们学会了人工“造冰”。当然,储冰技术并未消失,清朝时,储冰技术依然广泛使用。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nswer/114430.html